壓鑄件氣孔中的氣體絕大部分為N2和H2,幾乎沒有O2,主要原因是O2與活性金屬發(fā)生反應生成了固體氧化物,這為充氧壓鑄技術提供了理論基礎。充氧壓鑄是在壓鑄前將氧氣充入型腔,取代其中的空氣。當金屬液進入型腔時,一部分氧氣從排氣槽排出,殘留的氧與金屬液發(fā)生反應,生成彌散狀的氧化物微粒,在鑄型內形成瞬間真空,從而獲得無氣孔的壓鑄件。 充氧壓鑄過程中,型腔內的真空是由化學反應產生的。生產中為保證安全性,應嚴格控制充氧量,降低型腔壓力,使其與充氧壓力相匹配。將真空壓鑄與充氧過程結合起來,使型腔處于負壓狀態(tài),可獲得更好的效果。在金屬液充型過程中,應使金屬液以彌散噴射狀態(tài)充型。澆道尺寸的大小也對充氧壓鑄的效果有較大影響,適當的澆道尺寸既可以滿足金屬液以紊流形式充滿鑄型,又可以避免金屬液溫度下降得過快。氧化物的高度彌散分布不會對鑄件產生不利影響,反而可提高鑄件的硬度,并使熱處理后的組織細化。充氧壓鑄可用于與氧反應的Al、Mg及Zn合金。目前,采用充氧壓鑄可生產各種鋁合金鑄件,如:液壓變速器殼體、加熱器用熱交換器、液壓傳動閥體、計算機用托架等。 由于充氧壓鑄需要附加充氧控制裝置,且消耗大量氧氣,增大壓鑄循環(huán)時間,這導致了充氧壓鑄件成本的提高,但因其具有優(yōu)越的性能指標,對于需熱處理或組焊、要求氣密性高和在較高溫度下使用的壓鑄件,充氧壓鑄具有技術和經濟上的優(yōu)勢。btrhyzc/